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点生活|从老师的鼓励到同学会的烟火气

日期:2025-05-25 07:23:00

潮新闻客户端 周益飞

自5月18日在“晚潮”栏目刊发两篇文章以来,每日清晨点开潮新闻时便多了份期待。当系统提示“获首页推荐达1”时,心里头第一个浮现的便是高中老师王其伟的话:“你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是超常的,文字鲜活得像刚出锅的菜——你自己觉得寻常,别人尝着却有滋有味。坚持写生活,迟早能结集成书。”

正是这番鼓励,让我敢在这方天地落笔,苦中作乐,把日子熬成文字。

今早拜读潮客阿荣老师的《同学会》,忽然想起我的同学会。一个多月前,象山县定塘中学84届文科班的毕业40周年庆,原是被我划进“缺席名单”的。

一来性格内向怕生,二来工作缠身难脱,直到同学们电话追着打,甚至有人登门相邀,儿子也在一旁撺掇:“车子开去呗。”我却嫌象山国际大酒店离得近,偏要骑电瓶车赴会。

下午1点下班,我跨上电驴直奔会场,到了酒店门口,把车往角落一藏,刚踏进门就被史月华和陈健丽两位女同学“架”住——镜头前那姿势,活像押解犯人,惹得哄堂大笑。

时隔多年再相见,大家容貌身材都变了样,尤其我这顶起的肚子,自嘲像“怀了六甲”,不主动搭话怕是没人认得出。

签到进场时,我特意找了最熟络的陈健丽——她和丈夫常来我上班的饭店,尤其好那口外酥里嫩的椒盐排骨。

待会场坐定,主持人郑凤姣和刘祖德一开口便惊艳全场,郑凤姣的主持功底堪比金话筒。老师的寄语温厚,老班长黄秀良的发言动情,轮到恩欢讲述近况时,他忽然哽咽失语,松武和惠英耐心安慰,那份兄妹般的暖意让全场静默,随后全场掌声鼓励。

轮到我发言时,本想推脱,转念一想难得重逢,便拿起话筒讲起了老早年间的“吃经”——定塘中学的早餐“老一样”:油条酱油汤。

如今想来,也不知是厨师偷懒还是另有讲究,每日雷打不动的搭配:三分钱一根从渡头街定山饭店贩来的油条,蔫软得像“霜打茄子”,裹在白布盖着的竹筐里;两分钱一碗的酱油汤,清得能照见人影。早锻炼结束,食堂窗口总挤得水泄不通,我踮着脚找铝饭盒,见郑江疆仗着力气大硬挤出重围,结果攥在手里的油条“啪嗒”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往裤腿上蹭两下,又急吼吼搁在饭盒上——那副狼狈模样,如今想起来还忍俊不禁。难怪现在对油条总存着份偏爱,粢饭包油条、油条配豆浆,甚至那碗寡淡的油条酱油汤,都成了嵌在时光里的味觉密码。

下午4点,饭店的上班铃催得紧。我不好意思惊扰大伙儿的兴致,便借着上卫生间的由头,悄悄溜回了岗位。这场同学会像篇未写完的文章,藏着油条般朴实的过往,也泡着酱油汤似的绵长情谊——或许哪天得空,该把这些故事再煮一煮,酿成“晚潮”里的新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