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产城园”深度融合培强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5-07-19 08:31:00

水母网7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董健 通讯员 张巧伟 王笑)莱阳市冯格庄街道作为莱阳的西部“门户街道”,辖区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化工园区,是莱阳产业发展、突破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近年来,冯格庄街道深入贯彻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莱阳市委“11349”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位、园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产、城、园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推动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4年,莱阳市冯格庄街道实现财税收入2.9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0.5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亿元,同比增幅108.3%,成为莱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

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莱阳市冯格庄街道自古以来便是胶东地区的“西部粮仓”,依托七星河畔和村庄连片的地理优势,聚焦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了农文旅融合的新实践,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莱阳市冯格庄街道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为守牢“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作出“莱阳担当”、贡献“莱阳力量”。街道依靠连胜种业良种科技支撑,融合北部8个村庄,建设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打造胶东智慧粮库;街道引进北大荒农垦集团进行土地流转和粮食专业化种植,连片发展南部6个村庄,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23年,辖区马岚村示范田小麦亩产达785公斤,创我国极晚播小麦旱地高产纪录;2024年,同一地块同一年度小麦、玉米两季作物亩产达到2024.33公斤,成功突破“两吨粮”大关。

莱阳市冯格庄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组织破题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成立蜜果相“冯”党建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推行“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联建方式,定期组织召开联建议事会议,协调解决土地流转、项目落地等30余个难题,形成以咸家庄村为核心,辐射带动东小埠、中小埠和西小埠等周边3个村庄的共同发展格局,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以此为样板,在辖区内打造了7组农产品特色示范区,注册“曹家屯甜瓜”“瓦屋庄小米”“咸家庄瓜娃子”等多个特色商标,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人就业。

农民富了,乡村也要美起来。莱阳市冯格庄街道以村庄为基础,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投入1200万元提升乡村环境,实施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设垃圾分类站点45处,倡树垃圾分类新风尚,完成乡村道路绿化500公里,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生态景观带;聚焦“一村一韵”,深挖青埠屯村民俗文化、蜡树庄村廉洁文化、东小埠村“东润湖艺术馆”等资源,修缮古民居18处,建成文化广场30个、特色景观点13处,打造“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10个,推动青埠屯村入选山东省第四批“全省景区化村庄”名单。通过“环境整治+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带动农文旅融合增收3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3%,叫响了莱阳西部“微度假区”名号。

扛起园区“主阵地”责任

打造先进制造产业新高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先进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莱阳市冯格庄街道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主动扛起园区“主阵地”责任,以“项目为王、企业为本、创新为核”的理念为引领,聚焦新能源商用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通过“内拼外引、扬优补短、服务赋能”等创新举措,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冯格庄街道紧紧围绕莱阳市“1+3+3+X”主导产业体系,形成“签约、在建、储备”三级项目库,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存量“稳中有升”。聚焦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以“打造胶东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华源莱动矢量磁阻电机柴油机增程器研发与生产项目、氢燃料电池车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完善汽车市场服务链条,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抢占绿色出行赛道,其中潍柴新能源商用车入选“2024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投资20.6亿元的富煌华茂装配式钢结构智能制造项目已于今年3月2日正式投产,预计年内实现产能2万吨,产值2亿元以上;加快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投资21亿元打造以远东中欧新材料产业园为核心的高端化工产业园,联动昇辉微胶囊化高性能纳米材料等项目,构建一条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闭环式的“减油增化、低碳循环”新材料产业链。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助力企业提质扩容。一是对内强化要素保障,聚焦资源优化整合。打造“一对一专属服务”联企机制,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的要素保障反馈处置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及时响应,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整合搬迁天桥屯、蜡树庄、旧店等6个园区村庄,加快闲置厂房“腾笼换鸟”,切实提高企业载体利用效率,激发存量资产活力;鼓励本土龙头企业上项目、拓产业,发展上下游产业,累计争取专项债资金1.2亿元,撬动民间投资30.6亿元,成功帮助昇辉科技、朗亿清大等9家企业落地1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提升迭代。二是对上积极争取试点,加强本土企业孵化。深入贯彻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积极响应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号召,在新能源商用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展重点企业改革项目攻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实现企业发展动能新突破。截至目前,累计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5家,带动三大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

锚定“科技兴镇”战略目标,以“数字中国”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一是开展政产学研专项对接。以项目建设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2024年,牵线搭桥朗亿新材料与国内3所高校化工系合作,建立“政校企”合作平台,研究、生产各类高端功能新材料,推动如“微通道反应器”等10余项数字化转型成果落地转化,认定高新成果转化项目4项,促进企业年增收4000万元。二是加强科技型人才培育。绘制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充分发挥园区平台,积极引进拥有重大、关键技术的人才和创新、创业融合型人才,持续壮大人才队伍。目前,已为园区新能源商用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引入A类、B类人才20余人,引才质量与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加快构筑物流“大通道”

畅通经济发展“大动脉”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通道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莱阳市西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冯格庄街道依托青荣城际铁路莱阳站与荣潍高速莱阳西出口双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胶东智慧物流港建设为核心,将传统交通节点升级为辐射胶东半岛的供应链枢纽,全力推动未来产业“破土而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方面,以产业链助推智慧物流,构建转运枢纽新体系。依托潍莱高铁货运专线及204国道产业带,创新“枢纽+通道+网络”物流发展模式,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的智能分拣仓群——胶东智慧物流产业园,瞄准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入“顺丰速运”“四通一达”等头部物流企业,目前可实现日均处理快递近20万件,平均每件快递仅需12分钟即可完成分装。另外,在城乡供配板块,冯格庄街道积极推进占地222亩的胶东数智物流客货邮示范基地项目落地,拟投资建设覆盖城乡、村镇、社区的三级物流网络。

另一方面,培育数智发展新动能,促进快递速运+电商板块协同发展,完成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裕益顺供应链项目,打造胶东半岛第一家国有云仓,实现货物从入仓到出库全流程自动化服务。日均发货量最高可承载40万单,通过智能系统实现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资源共享,可实现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冯格庄街道凭借云仓优势,依托莱阳市电商直播中心培育42名年轻干部作为“好物推荐官”,通过“魅力冯格庄”抖音号,构建“政府选货+干部带货+云仓发货”的产销模式,推动农产品上行10万吨,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万元。2024年,裕益顺(烟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电商云仓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