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数智艺术回应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

日期:2025-05-12 15:50:00

2025年5月10日,第三届数智艺术博览会(成都)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京东方中联超清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9月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幕。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与会嘉宾合影。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艺术形态的专业博览平台,数智艺术博览会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形成了涵盖研发、展览、数藏、衍生和论坛的“五位一体”生态结构,持续探索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在发布会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因公外出未能亲临现场,由美术馆馆长、数博会联合学术主持靳军代为致辞。林茂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数智艺术作为“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兴艺术形态,正在重塑新时代的艺术表达方式与人才培养体系。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艺术+科技”融合发展,特别是2023年成立“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方向建立了系统教学与科研平台。林茂表示,此次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协办单位,将继续发挥我们的学术、教育与人才优势,深化与数博会在展览、论坛、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打造一个开放、融合的数智艺术平台,为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

著名美术批评家、三届数博会学术顾问贾方舟先生深刻指出,艺术的发展历程始终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历史上,摄影术的出现曾引发绘画的首次危机,迫使艺术从再现走向表现,从写实走向抽象;而消费社会的兴起,又使艺术进入“后历史”阶段,传统的艺术定义和评价标准面临瓦解。今天,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再次对艺术的原创性、表达方式与存在价值提出了根本性挑战。这是艺术所面临的第三次历史性转折。而恰是在这种挑战中,蕴含着艺术范式转型的契机。贾方舟认为,数智艺术博览会的持续举办正是在回应这一时代命题,其前瞻性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望成为推动艺术走向新阶段的重要平台。

作为本届数智艺术博览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创会会长牟文虎在致辞中表示,艺术的发展不能止步于形式的更新,更应回应技术革命与文化变革的深层驱动。他指出,当前四川将“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聚焦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成都已布局超算、智算中心,培育出《哪吒》《王者荣耀》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牟文虎认为,这些政策优势与技术积累不仅为数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也为数博会的成长与突破带来了良好的时代机遇。

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本届数博会联合学术主持靳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论坛”板块的整体构想与征集机制。他指出,论坛作为博览会“五位一体”结构中的学术支柱,本届论坛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机共创、大众美育、知识产权、文化新质生产力等几大方向公开征集议题,力求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场景全面推动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与产业链接,打造中国数智艺术理论高地。在随后记者提问环节中,靳军则结合其自身创作经验,分享了数智艺术如何激活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传统意象,实现观念表达与文化延续的有机融合。

总策展人一山先生分享了关于数智艺术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技术”,正在全面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的表达方式。进入艺术领域后,也自然催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其次,AI技术的发展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便捷,越来越多非专业群体能够参与其中,“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最后,他特别提到,在作品征集中一方面鼓励用先进的数智技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鼓励用最先进的数智技术表达那些打破常规、探索人类经验之外的崭新主题,推动艺术创作不断向未知拓展。

“数境等观——靳军传统艺术与科技研究展”展览作品

本届主视觉运用AI生成技术,构建出从“信息化”时代的碎片逻辑,到“数字化”阶段的粒子演算,再到“智能化”系统中神经网络结构的三重变奏,开启观念表达的新维度;同时在形式创新上,本届主视觉以神经元结构这一人工智能的启发原型为基础,从科学化的系统逻辑,到可视化的结构呈现,再到艺术化的表达,实现了从理性认知到感性审美的融合突破。

随着“数智艺术”逐步从边缘实验走向学术主流与公共认知,第三届数智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将进一步激发创作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也将成为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艺术界面向未来的一次集体回应。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