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日期:2025-08-21 20:26: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义乌是民营经济大市,是浙江首个、全国第二个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的县域,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图为2024年10月9日拍摄的暮色下的义乌。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规模实力持续提升。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由79.4%提高至92%以上。民营经济不仅在传统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十分活跃,也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加速发展,不少民营企业从不起眼的“小不点”成长为担大任的“大块头”,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由6家增加至34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民间资本控股的杭台、杭温高铁建成投运,核电项目引入民资参股比例最高达到20%。

  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澎湃动能。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通过开源模式、算法优化,加快追赶全球最先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一些民营企业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开发上加快协同创新。

  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对全国进出口的贡献由三成左右提高至五成以上、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由四成左右提高至六成以上,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是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强劲,民营企业占比过半。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建设运营。

  社会贡献持续提升。广大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产业报国、实业报国为己任,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税收贡献方面,民营经济税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就业吸纳方面,民营经济对城镇劳动就业的贡献持续稳定在80%以上,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力量。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程中,共有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投入超过1100亿元,惠及超过18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生态保护、社会慈善等各类事业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彰显责任担当,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见: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文章《坚定推动民营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策划:陈有勇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