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城市。图为港珠澳大桥。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申兵
面向“十五五”,珠海作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桥头堡,需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决策部署,担起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赋予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努力实现“三个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方案和样板。
一是将联通港澳和内地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功能。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城市。依托地缘优势和开放基因,珠海已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城市。同时,地处西江入海口区位条件,也使珠海成为联通大西南地区与港澳乃至全球的节点。新时期,珠海应充分发挥特区功能,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创新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在国内外合作中的连接度和影响度,为我国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探索路径。
二是将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和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转化为国内外创新网络节点功能。“十五五”时期,我国将抢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在此背景下,提高珠海的科创水平,需要发挥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和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在重点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首先依托优美环境吸引“强劲大脑”,通过环境优势进一步加强创新环境、氛围、文化的培育和营造,大力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吸引创新要素集聚,提升创新强度;其次依托产业基础强化重点领域突破。在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相互促进。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能源等新赛道,强化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此外依托开放优势深化跨区域跨境科技创新合作。发挥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作用,构建跨境创新共享网络,推进“高校—产业—资本”跨境联动模式,加快推进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力争开展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成都天府实验室等国内先进地区联合攻关,探索跨区域“飞地创新平台”。
三是将城市良治善治的先发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新质效。改革开放以来,珠海探索了民生改善与经济腾飞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五五”时期,珠海需充分利用先发优势,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珠海案例。珠海未来可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建设特色化国际化消费中心,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