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龙门乡绿树成荫,清澈的龙潭箐溪水潺潺,绿油油的稻禾开始抽穗,龙门梯田一片生机盎然。满载稻花鱼苗的货车缓缓地驶入田埂,在乡农技人员指导下,村民们卷起裤腿,将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放入稻田中。
水花四溅间,村民马怀春的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哈哈哈哈,看这阵仗,今年这鱼肯定能大丰收!”
村党总支书记张成龙在现场给大家算起了生态账。“今年共投放鱼苗1000多公斤,10月稻花鱼肥时,一亩田能收稻谷275公斤、鲜鱼50多公斤,亩产值可达7000多元,这些年发展稻田养鱼,化肥不用了,农药也不打了,效益还比以前更好了。”
村民们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鸣,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夏夜图景。
近年来,龙门乡抢抓现代农业发展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等优势,以好田出好米,以好水养好鱼,积极探索“稻鱼共生”模式,将稻花鱼养殖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龙门乡乡长李建霞介绍:“龙门乡持续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稻+鱼+稻田景观’的现代体验农业模式,采用山泉水灌溉,标准化稻田养殖,专业技术人员日常管护,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接下来将在丰收季逐步完善更丰富的捉鱼体验、户外烧烤、亲子体验、农家乐等多种配套活动。以特色种植养殖为突破口,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休闲体验农业转型升级。”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方丽娟 马小院 范军)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