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张苏慧)优必选Walker S通过双臂协同完成高精度装配任务;节卡机器人的K-1人形双臂机器人可动态规划路径并协同避障,适应3C电子等柔性化生产需求;擎朗智能的配送机器人XMAN-R1、普渡的闪电匣Arm在酒店实现餐品配送、客房服务等任务;智元灵犀X2通过柔性材料设计提升人机交互安全性,成为人们的养老伴侣和家庭助手……可以看到,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在B端落地,在C端也初见端倪。
具身智能机器人渗透进家庭领域
相比工业场景的标准化作业,家庭服务需要同时应对老人起身搀扶、儿童突发看护、房间凌乱收纳等高频碎片化任务,这正是具身智能“眼脑手协同”的优势所在——它能像人类一样实时感知环境变化、自主规划动作,在洗衣做饭、夜间巡检等复杂场景中替代人力。在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向忠看来,从长期来看,具身智能在家庭服务场景方面更具有增长潜力。
前不久,“行者泰山”R2机器人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使其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搭载AI视觉识别技术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就像拥有“火眼金睛”,能够24小时自动识别夜间盗窃、家庭燃气泄漏、水管渗漏等隐患。当它检测到家中灶台火焰异常时,会联动智能家居系统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并通知紧急联系人。
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Linker Hand系列智能灵巧手功能多样,不仅能够弹奏钢琴,展现出艺术才华;还能用合拢的3指精准捏起钥匙开锁,或是张开5指稳稳托住汤碗,尽显精细操作能力。
今年4月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约为52.95亿元,2030年将达1037.52亿元,占全球市场比重近半,达到44.6%。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趋势的叠加,将使传统“家庭互助式养老育幼”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可以预见,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具有广阔的价值蓝海。
技术、政策双轮驱动家庭机器人发展
家庭机器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与商业化落地。在技术迭代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与实用化能力实现快速迭代。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从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等四个维度,推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突破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和关键核心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重庆等十余个省市出台政策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局,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竞赛之势。
家庭机器人规模应用需前瞻规划
尽管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要实现大规模普及,仍需做好前瞻性布局。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高昂的成本无疑是家庭具身智能机器人推广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成为阻碍其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因素。一台性能较为先进的家庭人形机器人,其售价往往使得许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这一现状亟需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规模化生产加以改善。一方面,科研人员需要在机器人的硬件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创新,力求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能够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只有双管齐下,才有可能逐步将成本控制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仅仅降低成本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具身智能机器人真正在家庭场景中站稳脚跟,实现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围绕多个关键领域建立完善的应用生态。其中,法律法规层面至关重要。随着机器人在家庭中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必然会接踵而至,比如机器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责任界定、个人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前介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使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准则。
保险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所以建立专门针对家庭人形机器人的保险服务十分必要。保险公司应根据机器人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从而消除用户购买和使用机器人的后顾之忧。
售后维护同样不容忽视。家庭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其复杂的结构和先进的技术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后维护体系至关重要。这包括设立专业的维修网点、培养高素质的维修技术人员以及建立高效的售后服务热线等,确保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支持,保障机器人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