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媒看沈阳】光明日报:以党建“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记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党工委

日期:2025-07-23 08:01: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一大早,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化路社区门前的小广场已是一派热闹景象,“就业大集”火热开场。社区居民孙保国拿着社区网格员提前送来的岗位表,穿梭在各个摊位间逐一了解情况。“这些岗位都是网格员替咱筛选过的,离家近,工作时间也合适。”几年前因意外致残长期待业,这次在“就业大集”上,孙保国成功应聘成为社区食堂送餐员,脸上的阴霾也一扫而光:“能自食其力,心里踏实了。”

不远处,漆扇彩绘公益摊位前围满了人。智力残疾的小妮专注绘制着扇面,一旁的家人满是欣慰:“从没想过小妮能掌握这门手艺,是社区‘暖心课堂’给了她出路。”南湖街道针对失业人员、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人群,依托社区“暖心课堂”持续开展精准就业技能培训,月嫂家政、清洁维修、漆扇彩绘等课程种类达10余种。

“这是我们响应沈阳市‘舒心就业’政策的具体行动。”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吴艳华介绍,“对有困难的居民,我们建档立卡、跟踪帮扶,确保一帮到底。”仅2024年以来,已有579名居民在家门口捧上了“称心饭碗”,辖区就业服务正从过去的“人找岗位”转变为“双向奔赴”。

“做好基层治理,关键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吴艳华介绍,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出台了沈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南湖街道认真落实有关要求,把各级党组织贯通起来,既突出街道党工委的“龙头”作用,实现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又丰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工作内涵,整合调动辖区各类资源,汇聚起“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

金源新村小区正受益于此。走进这个老旧小区,路面整洁、停车有序,往昔的脏乱差早已不见踪影。“多亏党支部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一位老住户感慨。

小区探索出的自治好路子核心是“党支部引领、业委会执行、居民共参与”。小区党支部书记邹凤梅介绍:“涉及小区的重大事项向业委会提报,由党支部与业委会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在沈阳市委组织部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的背景下,街道、社区党组织强化对物业工作的领导。在党支部的精细化管理和居民的共监共管下,金源新村小区实现了高效自治,12年来物业费始终稳定在0.8元/平方米的低位,年底结余还能为居民分送米面油,让居民共享治理红利。

党建的“绣花功夫”,同样在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里精细施展。在三好街同方广场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一家道路桥梁维护企业的林经理难掩兴奋:“过去靠人工巡查效率低,转型又缺技术伙伴。楼宇党委‘入企走访’了解到我们的难题,马上帮我们对接到北斗产业园的无人机技术企业。以前同在一栋楼都不认识,现在合作框架都谈妥了。”

“这正是我们打造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的初衷。”吴艳华表示,商务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楼宇党建已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关键课题。南湖街道在华润万象城成立了沈阳市首个楼宇综合党委,辐射带动周边8座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内,红色初心厅、组织生活室、党员加油站等功能区年均活动超220场,“党建红”持续赋能楼宇经济拔节生长。

如今,沈阳市正聚焦“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质、邻里有爱、平安有序”的“五有”目标,全力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在南湖街道,各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正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陌生的“小邻里”融为亲如一家的“大家庭”。“有事情,找党委!”已成为居民和企业遇到难题时的第一选择,“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深厚内涵,在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