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父子因购房款起纠纷,法院调解重续亲情

日期:2025-08-28 09:52:00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纠纷有时就像一团乱麻,尤其是涉及到钱和赡养的事儿,特别容易让亲情受伤。最近,船营法院就调解了一起父子间的矛盾,过程曲折,不过好在最后解开了疙瘩,化解了矛盾。
一、30万元购房款,引发父子矛盾

事情得从多年前说起,原告和被告是父子。当时原告卖房子,可自己没银行卡,就让买家把30万元购房款打到被告卡上。后来一家人口头商量,13万元分给三个子女,剩下17万元归原告。结果呢,被告把两个姐姐那部分钱给了,就是拖着不给原告这17万。父子俩因为这事儿,矛盾越闹越大,最后父亲把儿子告到了法院。
二、调解深挖根源,发现赡养“心结”

船营法院受理这起案件后,调解员进行了先行调解。可聊着聊着,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表面是钱的纠纷,其实根源在赡养问题上。原告卖了房,住在被告家楼上,觉得儿子照顾自己不上心;被告心里也有气,觉得爸爸三个子女,两个姐姐没咋尽赡养义务。这么多年,父子、姐弟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亲情的隔阂越来越深。
三、背对背调解,解开亲情疙瘩

面对这种情况,调解员又采用“背对背”调解的办法。跟原告聊的时候,调解员先理解他想要回钱、渴望被子女好好照顾的心情,再慢慢劝他,多想想儿子这些年的不容易,也讲讲儿子心里的委屈;找被告谈,父亲年纪大了,需要儿女关心,虽然他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对姐姐也有意见,但他作为儿子,得先做好自己该做的,而且当初说好的17万,从情从理都该给爸爸。经过调解员反复沟通,多次协调,终于说动了双方。最后,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16万元,原告撤回起诉。
四、调解不止步,重申赡养义务

这案子虽然撤诉,但并不代表调解就结束了。调解员特意跟三个子女强调,赡养老人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更是亲情所在。血浓于水,不能因为过去的矛盾,就把亲情给断了。姐弟仨也都承诺以后继续好好履行赡养义务。至此,这事儿才算真正有了暖心的结局。

五、调解家庭纠纷,这些经验值得记

通过这次调解工作,调解员总结出了几点处理家庭纠纷的经验:

一要深挖根源。家庭纠纷看着是一件事儿,背后可能藏着其他“心结”。就像这案子,表面是钱,实际是赡养和多年积累的矛盾。所以处理这类纠纷,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找到最核心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二要情感为先。家庭的矛盾,讲法也得讲情。调解员在调解时,先共情,理解每个人的心情和委屈,让大家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这样后面讲理、讲法,大家才听得进去。

三要灵活方法。“背对背”调解在家庭纠纷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一家人当面吵,容易情绪激动,越吵越凶。分开谈,能让每个人把心里的话好好说出来,也能更理性地听劝。

四要持续跟进。调解不是为了结案,而是为了真正解决家庭矛盾,修复亲情。这起纠纷中,调解员在原告撤诉后,还不忘强调赡养义务,巩固调解成果,让亲情真的能重新热乎起来。

家庭纠纷,说到底是“情”字里的事。不管矛盾多复杂,只要找对根源、用对方法、讲情讲理,再深的隔阂,也能慢慢化开,让亲情重新暖起来。

来源: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

编辑:马天海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