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生产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灵武市立足“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对标银川市“四新”产业布局,深挖“黄金奶源带”区位优势,向着“高端奶之乡”目标全力迈进。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奶制品加工、航空高铁食品及牛羊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细分领域,让绿色食品产业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2024年灵武市奶牛存栏量达到29.96万头,生鲜乳产量高达158.9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93.2亿元。
重点发 展粮油加工、奶制品加工、航空高铁食品及牛羊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细分领域。
巩固区域优势 培育增长新动能
在位于灵武市的优乳(宁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静谧而高效地运转。经过前端奶源处理、无菌灌装等多道工序,一盒盒精心包装的乳制品将奔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营养选择。
“我们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专项研发。母婴产品方面,我们填补了国内功能性婴儿配方初乳粉的空白,同时,还为中老年人专门打造了适配中老年免疫力提升需求的产品。”优乳(宁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阚世平介绍。跟随着阚世平的脚步,在产品中穿梭的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了牛初乳加工项目落地的过程。2024年,银川高新区依托“黄金奶源带”的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引进黑龙江省康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优乳(宁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功能性特色乳制品项目。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牛初乳加工基地之一,目前优乳项目一期已投产,预计实现年产粉剂500万袋、固态乳制品1亿片、固体饮料5000万袋及益生菌等健康产品5000吨。投资1.5亿元的二期项目正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建成后年生产低温脱脂乳粉10000吨,(脱脂)牛初乳粉4000吨,年销售额可突破30亿元以上。阚世平认为,高效利用区域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建立一家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牛初乳及其加工企业,能够有效推动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做优产业生态
2024年,灵武市奶牛存栏量达到29.96万头,生鲜乳产量高达158.9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93.2亿元。优乳(宁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灵武市丰富的奶业资源,特别是将生鲜牛初乳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让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延长了产业链条,为本地乳制品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未来工厂将采用光伏储能供电,实现95%以上的废水循环利用率,争取在2026年成为零碳乳品工厂。”阚世平说。
2025年上半年,银川高新区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其中,绿色食品产业表现亮眼,完成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7.9%,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8%。仅乳制品一项,上半年产量就达19.8万吨,“黄金奶源带”的产业潜力正加速释放。
蒙牛乳业宁夏工厂坐落于宁夏平原中部、黄河东岸,是蒙牛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工厂。从设计之初,蒙牛乳业宁夏工厂就明确了“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的理念。通过打造“绿色智慧”工厂,实现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的“全数智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确保产品从源头到终端都经过严格的品质把控,保障每一滴乳制品的营养和安全。在这里,平均每秒灌装12包牛奶,100名工人全线生产,可创造100亿元年产值,人均效能是传统工厂的20倍。
通过产业的高效升级,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形成。核心企业如种子落地,带动全产业链茁壮成长。如今,灵武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生动格局。目前,蒙牛乳业(宁夏)有限公司、宁夏富杨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脱脂乳粉、巴氏杀菌奶、浓缩奶等产品源源不断装箱外运。此外,国内一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投资6亿元在灵武市建设乳制品精深加工基地,明年4月投产后,预计日处理鲜奶1000吨左右,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记者 李鲲鹏